在廈門華潤燃氣公司管網運行部的辦公室里,運營中心主任鐘毅超對著一張線條密集的管網地圖如數家珍。
2013年以來,廈門華潤燃氣主動響應市委市政府“美麗廈門”的戰略規劃,全面開展“藍焰行動”計劃,持續推進老舊鑄鐵管改造工作。身處燃氣管網改造一線的鐘毅超,穿街入戶、破土換管,親眼見證了廈門燃氣管網翻天覆地的變化。
10年、4.3億元、320公里,不斷更新的數字背后,廈門華潤燃氣完成了全市灰口鑄鐵管道的全面清零,采取智能化的監測手段,全天候保障著管網運行的安全平穩。以鐘毅超為代表的“藍焰衛士”們,;守護萬家安全的同時,也讓燃氣安全的知識走入每一個市民的家門。
攻堅克難煥新城市燃氣動脈
廈門本島西部是廈門特區的發源地,是全市最早用上管道氣的區域,同時也是老舊管網改造任務壓力最重的地方。
2015年,競聘上崗的鐘毅超來到廈門華潤燃氣西部管線所擔任所長。面對著轄區內密集分布的老舊管網,鐘毅超緊迫感十足。到任后就立刻著手對以鑄鐵管為代表的老舊管道進行改造。
燃氣管道改造工程是一個事關民生的系統性工程。一項改造工程,要經歷立項、設計、交底、施工、保壓、驗收移交、鑲接、運行管理等數個環節,才能順利完成。
為此,鐘毅超在做好改造方案的基礎上,完成了大量居中協調的工作。一方面,他同供水、供電、通信等數個擁有地下管網的兄弟單位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渠道,確保改造期間各家管線的安全運行。另一方面,他則深入社區,主動為居民宣講燃氣改造的必要性,爭取周邊居民對改造工程的支持和理解。
地處湖里區的明園大廈始建于1998年,其燃氣管道已經運行超過20年。為了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改造大廈燃氣管道迫在眉睫。
然而,改造工程意味著居民生活的短期用氣不便。破土、焊接等帶施工作業同樣影響周邊居民。
為此,鐘毅超和同事主動同大廈的居民代表進行溝通,一邊就燃氣改造中的各種問題答疑解惑,一邊耐心聽取居民們的改造需求。同講閩南話、同品閩南茶,親近交談間,居民們的擔憂在減少,鐘毅超的改造方案則更加具體完善。原本需要破開的路面,部分改為明管施工,大大減少了對居民生活的影響。整個改造項目在周邊居民的共同配合下順利完成。
技術賦能全程守護本質安全
回想十五年前剛加入華潤燃氣時的場景,鐘毅超印象最深的就是自己拿著激光查漏儀步行上街巡檢的樣子:18公里的高壓管線、摸索了很久的巡檢線路、幾個重點的風險點位。
風里雨里,判斷路面是否有燃氣泄漏的痕跡、尋找未經備案的第三方施工項目,靠的全是基層巡檢員“刀耕火種”中積累的經驗。
如今,新技術、新材料的引入,正在不斷提升華潤燃氣管道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項目設計中,老舊的鑄鐵管、鋼管被置換為了更加抗老化、抗腐蝕的PE塑料管,管網設施的本質安全得到提升。
工程建設中,藍牙焊機的采用,使得管口焊接時的溫度、時間、壓力被控制得更加精準;相關數據云端備案,確保了焊縫質量的100%合格。
日常維護中,;IGIS云地理信息系統與北斗測繪設備打通,精準繪制了燃氣管網的“全國一張圖”;;EIS易作業巡檢系統,則可以對巡檢隊伍的作業進行監控,實現隱患排查的全流程記錄。
廈門華潤燃氣公司積極同當地市政部門對接,利用公共視頻資源和AI識別技術,對燃氣管道進行24小時無盲區的動態監控。這項全國首創的城市燃氣管道安全監控平臺,實現了第三方施工的第一時間預警,最大程度減小了燃氣管道被意外破壞的風險。
“我們今年還要上一批管網在線監測設備,鐘毅超補充道:“把這個裝置埋設到地下,管網附近的異常震動都可以被捕捉到,一旦有挖掘機施工就會被系統預警。”
面對不斷升級的技術手段,身為一線職工的鐘毅超坦言有一定的學習壓力。但他也發現,新的技術手段為基層工作減輕了不少負擔,使得工作更加科學高效。
“原先是漫無目的地走,現在則是知道哪里有問題,帶著方案去解決問題。”
齊抓共管服務走進萬戶千家
在華潤燃氣總部安全管理部副總經理常蛟看來,安全是燃氣服務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環。保障客戶安全不僅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過去十多年,廈門華潤燃氣將“強服務、保安全”作為公司發展的目標,持續走進萬戶千家,定期幫助客戶檢修設備、答疑解惑的同時,也織密了一張齊抓共管的燃氣安全網。
為了防范第三方施工對管網造成的破壞,鐘毅超現在每年都會參加一兩次廈門市針對各大施工單位的燃氣安全培訓。從軌道交通建設到雨污分流“兩高”改造,市政建設的熱門領域,都有“燃氣人”積極宣講的身影。
在老舊管網的改造工程中,鐘毅超和同事們從設計階段就會走進居民家中摸排管網結構。遇到一些年紀大的居民朋友,他甚至會反復上門講解,直至藍色火焰噗噗跳動,燃氣換網結束。幾次交道打下來,不少原先對改造項目持反對意見的居民,也和他加上了微信,交上了朋友。
“和過去相比,現在大家安全意識提高了,很多居民會主動給我發微信,咨詢燃氣安全的注意事項,提供一些燃氣風險的線索。”說著,地道閩南漢子黢黑的臉上露出靦腆的笑容。
“居民的信任與幫助,讓我感到既欣慰又責任重大。”